刘大櫆19首

题张少仪望云图

清代刘大櫆

天上浮云无定踪,倏忽变转随长风。
如鸟如衣如擘絮,何如游子飘零西复东。
忆君入洛年华盛,路指天门未为觅。
十年奔马走三边,千古才人同一命。
有才无命奈君何,不用悲伤损太和。
东方且向市中隐,宁戚谁当朱下歌。
幕府沈沈白日陨,出门怅望南天尽。
南天一望尽浮云,不见黔阳白发人。
白发一白不可黑,游子愁思泪沾臆。
昨夜风吹大火流,梦魂飞绕芳杜洲。
芳杜洲前山水隔,觉来依旧南云白。
男儿生世不得铭功勒石燕然山,岌峨空负头上冠。
会须吸饮藐姑上,聊可浮沈宾佐间。
我闻人情圣人有弗禁,安能低颜龌龊长不欢。
天空地阔任所适,何日开笼放白鹇。

送张绣枫(时将归娶。)

清代刘大櫆

君家住近姑苏台,门前绿水群鸥来。
坐对晴窗诵六甲,桃花灼灼当窗开。
几年入洛曳珠履,笔端所向皆披靡。
为惜风光不待人,梦魂飞渡吴江水。
与君一见论心事,倾筐倒筐无所忌。
燕市酒徒今几人,酒酣更洒杨朱泪。
遥指秋波江上船,孤帆飒飒凌苍烟。
吴中春草碧于染,聊寄相思到日边。

题孙怀三咏佛手指诗后

清代刘大櫆

昨日观君《佛手诗》,如从指上见明月。
芳果惊看优钵昙,顿令我亦离言说。
扰扰浮生梦寐间,一弹指顷千沤灭。
王侯将相只须臾,何况我辈孤且拙。
我从朔漠厌风尘,君亦南荒穷跋涉。
梦中相对两羁人,回首旧游成历劫。
拈花自知色不染,捧钵谁言食堪阙。
从前被螫指可断,若使归空手当撤。
心清那用挈军持,迹秘聊须书贝叶。
华岳三峰掌已开,请君更问维摩诘。

梧树行

清代刘大櫆

金谷洞口梧十寻,巑岏直上干太阴。
石根铜干自终古,白藓苍鳞留至今。
念尔长材世所鲜,待入宫悬逐匏管。
托身虚牝无人收,零落秋风岁华晚。

登龙山

清代刘大櫆

夙昔负山居,未知居山乐。
归来浣尘襟,追寻旧潭壑。
登顿觉径仄,跻攀惭足弱。
峰形喜刻镂,壁色疑涂垩。
复涧既萦纡,环林更参错。
哀听仰淙潺,惊顾俯岝崿。
宿雨含余滋,初篁解新箨。
吹万地籁鸣,出虚天乐作。
云阴冒水生,岩花依草落。
倾晖忽向西,归路欣残灼。
兴阑已历程,心结重游诺。
缮性宜寂寥,赋命非穷薄。
宇宙旷无垠,知仁聊可托。

张约夫刻石歌

清代刘大櫆

和璧三寸廉且腴,冷光射人金仆𨬟。
是谁雕琢窥唐虞,囊括六琏包四瑚。
天阴雨湿号鼪鼯,忽然初日开芙蕖。
明夺离娄巧班输,使我一见疑怪俱。
肃然想见羲皇初,神龟出洛河负图。
子昂死去文彭无,眼前再见张约夫。
张君自出繄横渠,大贤苗裔与众殊。
笔花迸落凌欧苏,不施鞚骑生马驹。
如斯小道乃其余,我亦颦里镌虫鱼,譬如天骥尾蹇驴。
秋河急雨翻跳珠,摩挲印谱空踌躇。

题罗生画石扇面为张碇山

清代刘大櫆

罗生十日画一石,嶙峋不异千仞山。
似从昨夜姑臧至,二十八宿森斓斑。
此时七月苦炙热,漫肤多汗行路难。
张君持此动摇微风发,石气随风生薄寒。
使我凛烈自顾,忽觉衣裳单。
我闻昔日女娲鍊石补青天,余此一握苍且坚。
一朝大风从北来,吹汝堕入尘埃间。
溪旁久卧胡不起,视彼后者加之鞭。
直使驾桥渡海去,东看日出榑桑边。
石乎胡不含滋吐润惠四海,空存大骨尧尧学学然。
我今斋戒发取视,应得金简玉书,九疑东南宛委篇。
不然缇巾十袭空见怜,无殊瓦甓何足观。

游龙眠山

清代刘大櫆

良辰值暄序,振策遵灵崖。
暗谷既阴閟,崇坡复阳开。
斑斓绝壁峙,䆗窱曾阿颓。
朱葩冒石脊,翠颖环水涯。
文鱼跃西涧,森木荣南垓。
幽幽乳窦滴,殷殷飞瀑豗。
兰野霞气上,松门樵响来。
引手摘弱卷,散发依苍苔。
攀登不知倦,憩坐时忘回。
志虚浮虑遣,襟远群象该。
况挈素心侣,同倾昭旷怀。

送姚姬传南归序

清代刘大櫆

  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亿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

  昔王文成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文成问何为第一流,诸贵人皆曰:“射策甲科,为显官。”文成莞尔而笑,“恐第一流当为圣贤。”诸贵人乃皆大惭。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漫天。若夫拥旄仗钺,立功青海万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为,而余以为抑其次也。

  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遂书之以为姬传赠。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刘大櫆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刘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