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唐代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莫上动乡情。

译文及注释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shǔ)江清。
春天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澈见底。
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因名。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白盐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长江南岸。蜀江:泛指蜀地境内河流。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没上去的北方人也动了乡情。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46-349

2、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3、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澈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没上去的北方人也动了乡情。

注释
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因名。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
白盐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长江南岸。
蜀江:泛指蜀地境内河流。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46-349

2、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3、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一首。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参考资料:

1、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赏析

  本诗开头两句写夔门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

  “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

  “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此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与歌的悦耳,但因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便自然地表现出歌声的优美。

  “北人莫上动乡情”,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此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

参考资料:

1、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7-841

4、周啸天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84-486

5、施蛰存.唐诗百话(中).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123-134

6、李丽刘志林.浅析刘禹锡《竹枝词》的内容特色.北方文学(中),2016(11):66.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白帝城头春草
白盐山下蜀江
南人上来一曲
北人乡情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刘禹锡的诗词>>
猜您喜欢

浪淘沙·其七

唐代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亥年残秋偶作

近现代鲁迅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替豆萁伸冤

近现代鲁迅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