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近现代鲁迅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译文及注释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文章如同尘土,我还能做什么呢?举目遥望,又引起我无穷的思念。
文章如土:指革命文艺作品在白色恐怖下不能发表,不值钱。之:往、到。东云:东方的云,指日本。惹:牵惹,引起。

所恨芳林寥(liáo)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我痛恨祖国的文艺园林一片寂寞荒凉,什么时候啊,春兰秋菊才能相继开放。
芳林:芳香的花木,比喻日本和中国进步的文化。春兰秋菊:意为春兰、秋菊等香花连续开放,永远不绝。春兰、秋菊都是香花。鲁迅这里的意思是说,青年革命作家被害早死,文艺园林寥落,香花不能相继开放。

参考资料:

1、傅德岷包晓玲.鲁迅诗文鉴赏散文杂文诗歌:长江出版社,2007年:50页

2、景周.鲁迅诗歌解析: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204-205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文章如同尘土,我还能做什么呢?举目遥望,又引起我无穷的思念。
我痛恨祖国的文艺园林一片寂寞荒凉,什么时候啊,春兰秋菊才能相继开放。

注释
文章如土:指革命文艺作品在白色恐怖下不能发表,不值钱。之:往、到。
东云:东方的云,指日本。惹:牵惹,引起。
芳林:芳香的花木,比喻日本和中国进步的文化。
春兰秋菊:意为春兰、秋菊等香花连续开放,永远不绝。春兰、秋菊都是香花。鲁迅这里的意思是说,青年革命作家被害早死,文艺园林寥落,香花不能相继开放。

参考资料:

1、傅德岷包晓玲.鲁迅诗文鉴赏散文杂文诗歌:长江出版社,2007年:50页

2、景周.鲁迅诗歌解析: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204-205页

创作背景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驻上海的第十九路军激于民族义愤,奋起抗击日寇的进攻。但是,国民党消极抗日派却百般阻挠、破坏。“一·二八”事变发生,鲁迅因寓所受到炮火威胁,直到3月19日,才全家回寓。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回寓后3月31日所写,是赠给沈松泉的。

参考资料:

1、蔡景仙.近现代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188页

赏析

  这是一首缘事抒怀的诗作,实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激烈斗争实况的形象记录。它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文坛百花凋残、众芳零落的荒芜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国民党摧残革命文艺的黑暗现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以及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不惧强权,决心同其战斗到底的坚定立场和斗争精神。从而,充分地体现了鲁迅时时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爱国深情。

  这首诗,是鲁迅久积悲愤、愤涌而出的结果。因而,在无限悲愤之中蕴藏着呐喊的豪情,在凝炼精短的字里行间显示出与其战斗的韧劲。诗意婉转,而又义正词严,比喻浅豁,却又含而不露,用典质朴,但又朴而见雅。全诗层层递进,不枝不蔓,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极强的感染力,显示了作者思想的高度与艺术的精度。首句直揭黑暗的现实、险恶的环境,为下面诗情的展开作了铺垫。次句暗述朋友的规劝,一个“惹”字,既牵动了作者重返“旧游之地”的“梦思”,又倾吐了作者“如处荆棘”的恶劣环境的愤慨。第三句中的一个“恨”字,寓托深刻,既含有作者对国民党摧残文坛罪行的无比憎恨,又含有作者对为革命而献身的革命战友的深情怀念。这一句,既以“芳林寥落”与首句的“文章如土”相呼应、相补充,又起引出末句的作用,以兰、菊不同季节开放为喻,暗述自己“很难成行”的缘由,表达了作者誓与他们斗争到底的不屈意志与坚强决心。

参考资料:

1、张纯武俞瑞华.鲁迅旧诗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117-118页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文章如土翘首东云梦思
芳林寥落春兰秋菊不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猜您喜欢

送刘禹玄州判率农夫多人诣畿垦

元代成廷圭

京畿华壤尽提封,开辟抡材献九重。使者传宣来万里,郎官分职领三农。

江淮田赋方全免,邦国军需足上供。今日送君歌此曲,庙堂无复虑年凶。

汴河解冻郭公域将行以诗奉寄

宋代黄裳

霜华一望银河道,闻说行舻犹未果。清旸想快东去情,未斩凝冰已先破。

东邻空忆樽前佐,为谁更把金卮倒。汾阳远裔今有人,不见纤尘落幽抱。

画梁燕子趁时归,故园莫放春光老。

题虞山汪伯琛蜗隐庐遗诗后二首

清代曹家达

巫阳溺职青春谢,瑶草东风十七年。我读君诗三太息,暮云如絮雨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