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

宋代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睛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
乘春乃敢去,葡匐攀孱颜。
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
其余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啮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余日,泊舟事征鞍。
烂漫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
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噫》不复留,驰车走镮辕。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三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如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忍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岭,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
遂使十余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中,山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尺,强烈不可干。
余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
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少年奇迹落拓鞍马
纵目天下宇宙
山川不厌浩然
岷峨最先西川
远望未及
大雪没胫夏秋蛇蚖
孱颜
容足左右鹿猿
阴崖
绝顶目眩手足
不得抚膺长叹
坐定四顾风色非人
仰面云霞垂手
临风襟袖中仙
朅来荆渚谈笑
峡山平冈峡水
长风轻帆瞥过详观
其间可爱十数
耸耸青玉折首不见
其余诡怪石顽
长江浑浑触啮不可
山壮浩浩无隅
物意特使且坚
江山相值后世水患
水行余日泊舟征鞍
烂漫尘土眵昏
中路汉水乱流清渊
尘土洗濯无瑕
京师累岁不得
悠悠故乡中夜惨然
五噫驰车
自是嵩岳荡荡容貌
入众中原
日至华下秀色碧照
上下数十巑巑
迤逦魁岸长安
一月怀抱
渐渐大道夤缘
下瞰不测石齿戈鋋
马足
左山绝涧如一
傲睨驻鞍不忍
累累斩绝不相属联
争先
或时冈岭下马险艰
怪事勤劬清欢
行行剑阁勉强
矫首故国漫漫青烟
鹿头沙田
归来妻子留连
使周旋
吴越山明水澄
百金买骏自存
投身入庐瀑布
下二千尺强烈不可
余润中寒
二林高僧
胜境跻攀
逾月不倦岩谷
下山南迈
五岭可见
便得窥
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一顿十年
山郡太守
识面见山郁蟠
绝壁三方
包裹五六长垣
大抵蜀山巉刻
不类嵩华气象浓繁
颍川六载
簿书笼樊
岷山青城峨眉
不见悒然
有如过眼不得
只有东北依然
他山已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苏洵简介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苏洵的诗词>>
猜您喜欢

百一诗 其十二

两汉应璩

大魏承衰弊,复欲密其罗。蚍蜉犹见得,何云鳅与虾。

狴犴既已备,炊复置黄沙。

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清代乾隆

春云欲泮旋濛濛,百顷南沏一棹通。
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
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客中临归仍送游教谕

宋代真山民

建括相望天一涯,快哉此地话襟期。
芹边春暖几杯酒,门外月高千首诗。
去去先生此休矣,栖栖游子暮何之。
送行折了邮亭柳,归卧白云歌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