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各位恩深浅,只看珍珠罟罟冠。

朱有燉明代〕《元宫词(一百三首)

宝殿遥闻佩玉珊,侍朝常是奉宸欢。
要知各位恩深浅,只看珍珠罟罟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要知各位深浅珍珠罟罟

要知 yào zhī
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漢語大詞典》
各位 gè wèi
大家。例如:各位请注意。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位。例如:各位代表。  ——《漢語大詞典》
恩 ēn《國語辭典》

恩 [ ēn ]

  1. 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的帮助。如:「感恩」、「大恩大德」。
  2. 情爱。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七出》:「记盒钗初赐,种下这恩深厚。」
  1. 有德泽的。如:「恩师」、「救命恩人」。
  2. 国家有特殊庆典而特别举办的。如:「恩诏」、「恩科」。
深浅(深淺)shēn qiǎn
(1).指水的深浅程度。引申指事物的轻重、大小、多少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正贯》:“论罪源深浅,定法诛,然后絶属之分别矣。”《汉书·宣帝纪》:“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 唐 独孤及 《和赠远》:“借问离居恨深浅,祇应独有庭花知。”
(2).比喻分寸。《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 石灵 《捕蝗者》:“有那不识深浅的小伙子,故意嚷道:‘弄不好,连他家坟地也给刨了,别怪人。’”
(3).偏义。指深。 宋 李持正 《明月逐人来·上元》词:“星河明澹,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水浒传》第一回:“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后来的这一扑,力太猛了,这枯干戳进肚皮,有一尺多深浅。”  ——《漢語大詞典》
只 ( 衹 隻 ) zhī/zhǐ《國語辭典》

只 [ zhǐ ]

  1. 仅。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2. 尽。如:「只管去做」。
  1. 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点儿变化。」、「他不是不会,只是不用心 罢了。」
  1. 语尾助词,无义。《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楚辞·屈原·大招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1. 姓。如明代有只好仁。

只 [ zhī ]

  1. 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如:「一只戒指」。同「只 」。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珍珠 zhēn zhū
(1).珍宝珠玉。《战国策·秦策五》:“君之府藏珍珠宝石。” 唐 李咸用 《富贵曲》诗:“珍珠索得龙宫贫,膏腴刮下苍生背。”
(2).蚌类所生的真珠。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凡珍珠必产蚌腹……经年最久,乃为至宝。”
(3).指珍珠帘。 元 马致远 《小桃红·四公子宅赋·夏》曲:“映帘十二掛珍珠,燕子时来去。” 清 陈维嵩 《醉花阴·重阳和漱玉韵》词:“今夜是重阳,不捲珍珠,阵阵西风透。”  ——《漢語大詞典》
罟罟 gǔ gǔ
古代 蒙古 和 元 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元史·郭宝玉传》:“岁庚午,童謡曰:‘摇摇罟罟至, 河南 拜閼氏。’” 明 沈德符 《顾曲杂言》:“ 元 人呼命妇所戴笄曰罟罟,盖其土语也。”参阅 王国维 《蒙鞑备录笺证》。  ——《漢語大詞典》
冠 guān/guàn《國語辭典》

冠 [ guān ]

  1. 帽子。如:「皇冠」、「凤冠」、「桂冠」、「怒发冲冠」。《左传·哀公十五年》:「君子死,冠不免。」
  2. 位于顶端像帽子的东西。如:「鸡冠」、「花冠」。南朝陈·徐陵〈斗鸡〉诗:「花冠已冲力,芥爪复惊媒。」

冠 [ guàn ]

  1. 戴帽子。《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
  2. 男子已成年。唐·刘禹锡〈子刘子自传〉:「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长成一十七岁,生得一表人才,须然已冠,尚未娶妻。」
  3. 覆盖。《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仆射》:「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4. 超越、领先。如:「独冠群芳」。《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太史公曰》:「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5. 加上。如:「冠夫姓」、「冠罪名」。
  1. 一种古代的仪式。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后亦称成年男子为「冠」。《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1. 第一的、最优秀的。如:「冠军」。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