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静寒霜覆绿苔。

姚合唐代〕《和刘禹锡主客冬初拜表怀上都故人

九陌喧喧骑吏催,百官拜表禁城开。林疏晓日明红叶,
尘静寒霜覆绿苔。玉佩声微班始定,金函光动按初来。
此时共想朝天客,谢食方从阁里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尘静寒霜绿苔

尘静(尘静)
宋 张耒 广化遇雨 相携下山去,尘静马无迹。  ——《骈字类编》
寒霜 hán shuāng
寒冷的冰霜。《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若以参星为虎,则谷风更为寒霜之风,寒霜之风非东风之名。” 唐太宗 《赋得临池竹》诗:“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三侠五义》第三二回:“因 颜老爷 在日为人正直,作了一任县尹,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清如秋水,严似寒霜。”  ——《漢語大詞典》
覆 fù《國語辭典》

覆 [ fù ]

  1. 翻倒、倾倒。如:「车翻覆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论语·子罕》:「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2. 反转。如:「反复无常」、「翻来覆去」。
  3. 毁灭、消灭。如:「倾覆」、「颠覆」。《论语·阳货》:「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
  4. 回、还。如:「答覆」、「复信」。《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这时逢瓜代回国,到京复命,请假修墓来的。」同「复 」。
  5. 详察。《旧唐书·卷一一○·邓景山传》:「以镇抚纪纲为己任,检覆军吏隐没者。」
  6. 遮盖。如:「覆盖」。《庄子·德充符》:「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聊斋志异·卷五·阳武侯》:「见舍上鸦鹊群集,竞以翼覆漏处。」
  7. 隐藏、埋伏。《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魏书·卷八九·酷吏传·李洪之传》:「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
  1. 重、再。如:「重覆」。同「复 」。
绿苔(绿苔)
唐 虞世南 怨歌行 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
唐 孟浩然 来阇黎新亭作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唐 耿湋 许下书情寄张韩二舍人 绕院绿苔闻雁处,满庭黄叶闭门时。
唐 姚合 和刘禹锡主客冬初拜表怀上都故人 林疏晓日明红叶,尘静寒霜覆绿苔。
唐 朱庆馀 宿山居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
唐 韩琮 题圭峰下长孙家林亭 赵国林亭二百年,绿苔如毯葛如烟。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