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钟吹螺日鼎食,绀宇珠盖王公侯。

陈泰元代〕《赠思齐郭处士

先生奚为箕颖之清幽,忽思洞庭衡岳而南游。南方风气未宣泄,浩与嵩路相沉浮。

二百年冠冕黼黻亦已极,犹有存者弘璧琰琬琳琅球。

先生志趣好奇古,欲使天禄四库题藏收。天高日月卫辰极,五十五度当中州。

遗经不肯列韩魏,精舍径为河南脩。吾闻清庙贵茅屋,丹刻踰制非前猷。

周公不公孔不丘,悽怆诞幻蛇为牛。撞钟吹螺日鼎食,绀宇珠盖王公侯。

朝神雨露不分别,稂莠遂胜嘉谷秋。我居道德仁义宅,窃为禄补中心忧。

先生但看持钵化,图构梵刹为身谋。其徒数千人,遮道更唱咻。

高明之室鬼所阚,顷刻布地金钱流。呜呼民生衣食惟粟帛,独不念灵光殿古梁栋折。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撞钟吹螺鼎食绀宇王公

撞钟(撞鐘)zhuàng zhōng
见“ 撞鐘 ”。
(1).击钟。《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汉 东方朔 《答客难》:“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鐘,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鐘,一本作“ 钟 ”。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撞鐘时,你在那里做甚么?”
(2).乐器名。戏曲打击乐器之一。京剧反二簧常用为过门时伴奏击节。  ——《漢語大詞典》
吹螺 chuī luó
见“ 吹大法螺 ”。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鼎食 dǐng shí
列鼎而食。指世家大族的豪奢生活。《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十二:“鼎食非吾事,云山尝我期。”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啊,小鸟是用不着鼎食的,麋鹿是用不着衮衣的。”  ——《漢語大詞典》
绀宇(紺宇)gàn yǔ
即绀园。佛寺之别称。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朱轩夕朗,似游明月之宫;紺宇晨融,若对流霞之闕。” 宋 欧阳修 《广爱寺》诗:“都人布金地,紺宇岿然存。” 清 姚鼐 《重宿幽栖寺》诗:“紺宇中临千嶂小,黄梅旁出一枝尊。”参见“ 紺园 ”。  ——《漢語大詞典》
珠 zhū《國語辭典》

珠 [ zhū ]

  1. 蚌壳内所生的圆形物质。当砂粒窜进蚌壳内,蚌体受到刺激,常用膜缘摩擦,而所分泌的珍珠质,就附在物体表面,渐久渐大,即形成珠。《书经·禹贡》:「泗滨浮磬,淮、夷𧏖珠暨鱼。」
  2. 泛称圆形的颗粒。如:「弹珠」、「眼珠」。北周·庾信〈和灵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之二:「碎珠萦断菊,残丝绕折莲。」
盖 ( 蓋 ) gài/gě/hé
盖 [ gài ]
  1.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子。锅~。瓶~。膝~。天灵~。
  2. 伞:雨~。
  3.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遮~。掩~。~浇饭。
  4. 压倒,超过:~世无双。
  5.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
  6. 用印,打上:~章。~戳子。
  7. 造(房子):~楼。翻~。
  8. 文言虚词(①发语词,如“~闻”;②表大概如此,如“~近之矣”;③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未学也”)。
盖 [ gě ]
  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姓。
盖 [ hé ]
  1. 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王公 wáng gōng
(1).天子与诸侯。《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周礼·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 郑玄 注:“天子,诸侯。”《国语·周语中》:“王公立飫,则有房烝。” 韦昭 注:“王,王子;公,诸侯也。”
(2).被封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达官贵人。 唐 韩愈 《荆潭唱和诗》序:“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清 凌扬藻 《蠡勺编·印章》:“迨时易代迁,即王公将帅之章,得其文者,或未注视。”
(3).犹王事。指 文王 的功业。公,通“ 功 ”。《诗·大雅·文王有声》:“王公伊濯,维 丰 之垣。” 郑玄 注:“公,事也。” 朱熹 集传:“公,功也。王之功所以著明者,以其能筑此 丰 之垣故尔。”
(4). 清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封爵的统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 蔡先生 确非 满清 王公,但现在是否主持打拳,我实不得而知。”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漢語大詞典》
侯 hóu/hòu《國語辭典》

侯 [ hóu ]

  1. 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公羊传·隐公五年》:「其余大国称侯。」《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泛指达官贵人。如:「侯门」。《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 士大夫间彼此的尊称。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唐·李颀〈送陈章甫〉诗:「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4. 箭靶。《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宋·朱熹·注:「侯,张布而射之者也。大射则张皮侯而设鹄,宾射则张布而设正。」
  5.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侯嬴。
  1. 美好。《诗经·郑风·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郑玄笺引韩诗云:「侯,美也。」
  1. 何。表示疑问。《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君乎!君乎!侯不迈哉!」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侯,何也。言君何不行封禅之事也。」
  1. 发语词。相当于「惟」、「维」、「伊」。《诗经·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汉书·卷一○○·叙传上》:「侯屮木之区别兮,苟能实而必荣。」唐·颜师古·注:「侯,发语辞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