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源委,玉妃风韵,真是欺蛮素。

佚名宋代〕《青玉案·青螺江上梅花暮

青螺江上梅花暮。有姑射、神仙侣。剩把明珠倾满斛。老仙源委,玉妃风韵,真是欺蛮素。彩鸾齐跨山中去。浑似天台旧时路。试问风流春几许。芳心嫩叶,如今时候,好景才三五。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源委玉妃风韵真是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仙 xiān《國語辭典》

仙 [ xiān ]

  1. 經修煉後長生不老、超脫塵俗的人。如:「神仙」、「八仙過海」、「修道成仙」。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2. 性情或行為超凡不俗的人。如:「詩仙」、「劍仙」。唐·杜甫·〈飲中八僊歌〉:「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3. 姓。如宋代有仙源明。
  1. 神仙的、仙人的。如:「仙宮」、「仙居」、「仙丹」。《文選·張衡·西京賦》:「含利颬颬,化為仙車。」
  2. 輕飄、輕盈。《文選·何敬祖·雜詩》:「心虛體自輕,飄颻若仙步。」唐·杜甫〈覽鏡呈柏中丞〉詩:「起晚堪從事,行遲更覺仙。」
  3. 超俗不凡。如:「仙容」、「仙品」、「仙才」。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1. 稱死的婉辭。如:「仙化」、「仙去」、「仙逝」。
源委 yuán wěi
语本《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郑玄 注:“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 唐 元稹 《骠国乐》诗:“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 河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此事源委, 上海 、 天津 诸通途,自能知之。”  ——《漢語大詞典》
玉妃 yù fēi
(1).仙女。《云笈七籤》卷二五:“玉妃忽见,其名 密华 ,厥字 邻倩 。” 宋 杨万里 《雪后霜晴元宵月色特奇》诗:“先烦玉妃整羽卫,次遣青女褰云关。” 清 陈澧 《甘州》词:“休肠断,玉妃烟雨,謫堕人间。”
(2).指 杨贵妃 。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见最高仙山,上多楼闕,西厢下有洞户,东嚮,闔其门,署曰:‘玉妃太真院’。”
(3).指梅花。 唐 皮日休 《行次野梅》诗:“蔦拂萝捎一树梅,玉妃无侣独裴回。” 宋 汪元量 《越州歌》:“鼇山灯月照人嬉, 宣德门 前万玉妃。” 宋 陈与义 《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三:“粲粲 江 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4).指雪花。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白霓先启涂,从以万玉妃。” 清 金农 《游天坛值雪》诗:“璿房璚室路幽微,晨降云軿万玉妃。”  ——《漢語大詞典》
风韵
亦作“ 风韵 ”。
1.风度,韵致。《晋书·桓石秀传》:“ 石秀 ,幼有令名,风韵秀彻。” 唐 丘丹 《经湛长史草堂》诗:“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 李广田 《画廊集·记问渠君》:“山光水色,都无改于昔日的潇洒风韵。”
2.形容仪态优美。后多用以指妇女的美好姿态。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时与福娘再会》:“ 张时 年少风韵,又善谈笑。” 元 张可久 《锦橙梅》曲:“颤巍巍的插著翠花,宽绰绰的穿著轻纱,兀的不风韵煞人也嗏。”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邂逅》:“那女子生得十分标緻,你看他遮遮掩掩,那风韵一发动人哩。”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但凡妇人家,天姿与风韵,两件都少不得。有天姿没风韵,却像箇泥塑美人。”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十三:“ 珊君 仍然像一朵使人爱好的玫瑰花,在她身上显露着 江 浙 女人的风韵。”
3.指诗文书画的风格、情趣。《北史·杨素传》:“ 素 尝以五言诗七百字赠 番州 刺史 薛道衡 ,词气颖拔,风韵秀上,为一时盛作。”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沈业富 ﹞工行书,风韵天然。” 郭沫若 《蒲剑集·屈原考》:“它里面写的多是超现实的东西,充满着超现实的风韵。”
4.谓食品的风味。 宋 陶谷 《清异录·十远羹》:“忌入别物,恐伦类杂则风韵去矣。” 金 许道真 《眼儿媚》词:“浊醪篘得玉为浆,风韵带橙香。” 元 陈德和 《落梅风·陶穀烹茶》曲:“试烹来是觉风韵美,比羊羔较争些滋味。”
5.指风声。 唐 刘禹锡 《酬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诗:“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 唐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月光摇浅瀨,风韵碎枯菅。”  ——《漢語大詞典》
真是 zhēn shì
(1).真对,绝对的正确。《庄子·知北游》:“ 黄帝 曰:‘彼无为谓真是也。’” 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金 王若虚 《文辨》:“夫文章惟求真是而已,须存古意何为哉。” 元 段克己 《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诗:“纷纷世上无真是,弃置从渠若秋扇。”
(2).确实是,的确。《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渐渐到了十六七岁,出落得唇红齿白,目秀眉清,真是 何郎 傅粉三分白, 荀令 留裾五日香。”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 冰心 《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北京来信》:“我事前没有得到消息,也未能找他长谈,真是遗憾。”
(3).口语中表示嫌憎、不满情绪。如:这个人怎么搞的!真是!亦作“ 真是的 ”。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我啊?--我回他一个绝:没得谷!哼,他还出到三块半哩。真是的!我们又不是蠢宝,肯这样烂便宜粜出去!”《人民日报》1981.1.17:“老伴看他这副模样,嘟嘟囔囔地说:‘愿办就办,不办就散,值当愁得眉头不展?真是的!’”  ——《漢語大詞典》
欺 qī《國語辭典》

欺 [ qī ]

  1. 诈骗。如:「欺骗」、「诈欺」、「欺世盗名」、「自欺欺人」。《战国策·秦策一》:「反复东山之君,从以欺秦。」
  2. 凌辱、欺负。唐·姚合〈寄王度居士〉诗:「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公子倚势欺人,无所不至。」
  3. 压倒、胜过。唐·杜牧〈张好好诗〉:「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文欺百里奚,武胜秦姬辇。」
蛮 ( 蠻 ) mán
蛮 [ mán ]
  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
  2. 愣,强悍:一味~干。
  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
  4. 方言,相当于“”:~好。
素 sù《國語辭典》

素 [ sù ]

  1. 白色的生絹。唐·杜牧〈杜秋娘〉詩:「寒衣一匹素,夜借鄰人機。」
  2. 事物的基本性質、根本。如:「因素」、「元素」、「色素」。《淮南子·俶真》:「是故虛無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
  3. 用絹帛寫的書信。《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唐·元稹〈魚中素〉詩:「重疊魚中素,幽緘手自開。」
  4. 真情、真誠。宋·蘇軾〈徐州謝上表〉:「惟有樸忠之素,既久而猶堅,遠不忘君,未忍改常度。」通「愫」。
  5. 不包括蔥、蒜、韭的蔬菜食物。如:「禮佛吃素」。
  1. 樸質無華的、清淡的。如:「樸素」、「素妝」、「素流」。《淮南子·本經》:「其心愉而不偽,其事素而不飾。」漢·高誘·注:「素,樸也。」
  2. 白色的。如:「素絲」、「素車白馬」。《禮記·雜記上》:「素錦以為屋而行。」《文選·左思·雜詩》:「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
  3. 一向的。如:「素志」、「素行」。《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緣紹素意,乃素尚代紹位。」
  1. 空的、平白的。如:「尸位素餐」。
  2. 平日的。如:「平素」、「素不相識」。《三國志·卷一一·魏書·張範傳》:「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