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若云布,连阴入虚堂。

曾巩宋代〕《题张伯常汉上茅堂

远出清汉上,隐然一堤长。
槐柳若云布,连阴入虚堂。
架险注鸣留,分畦殖群芳。
岂惟富桑柘,盖亦余囷仓。
主人事幽屏,不愿尚书郎。
即此徇高志,风骚恣徜徉。
强起迫义重,还归直明光。
清风凛然在,素壁盈文章。
故栖勿回眄,黄鹄本高翔。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槐柳云布连阴虚堂

槐柳
南北朝 沈炯 建除诗 除庭发槐柳,冠剑似神仙。
唐 羊士谔 登楼 槐柳萧疏绕郡城,夜添山雨作江声。
唐 方干 别喻凫 离别波涛阔,留连槐柳新。
唐 韦庄 南省伴直 一洞烟霞人迹少,六行槐柳鸟声高。
唐 虚中 泊洞庭 槐柳未知秋,依依馆驿头。  ——《骈字类编》
若 ruò/rě《國語辭典》

若 [ ruò ]

  1. 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2. 姓。如汉代有若章。
  1. 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2. 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3. 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1. 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2. 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3. 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1. 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2. 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1. 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 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 rě ]

  1.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云布(雲布)yún bù
(1).云气布散。《晋书·卫恒传》:“焕若星陈,鬱若云布。”《晋书·食货志》:“荷鍤赢粮,有同云布。”《云笈七籤》卷一一九:“俄而风起云布,微雨已至。”
(2).形容众多,到处都是。《文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吕延济 注:“星罗云布,言众也。” 唐 于季子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九旗云布临 嵩室 ,万骑星陈集 潁川 。”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开南轩,奇峯云布。”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  ——《漢語大詞典》
连阴(連陰)lián yīn
(1).连续阴天或连日阴雨。《汉书·鲍宣传》:“白虹虷日,连阴不雨。”《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连阴盛农节,籉笠聚东菑。” 刘良 注:“连阴,久雨也。”《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先是 吕大防 请为赏花钓鱼之会,有詔用三月二十六日,而连阴不解。”
(2).谓树荫相连。亦指遮荫相连。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其竹林鱼池,侔於禁苑。芳草如积,珍木连阴。”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鐘鼎成列,冠盖连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数抱松杉,连阴挺秀。”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虚堂 xū táng
高堂。 南朝 梁 萧统 《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復静。” 唐 戎昱 《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復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宋 朱熹 《山北纪行》之十:“北渡 石塘桥 ,西访 濂溪 宅。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 清 顾炎武 《悼亡》诗之二:“北府曾缝战士衣,酒浆宾从各无违。虚堂一夕琴先断,华表千年鹤未归。”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