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香铺荏苒金屋笙竽

素 sù《國語辭典》

素 [ sù ]

  1. 白色的生絹。唐·杜牧〈杜秋娘〉詩:「寒衣一匹素,夜借鄰人機。」
  2. 事物的基本性質、根本。如:「因素」、「元素」、「色素」。《淮南子·俶真》:「是故虛無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
  3. 用絹帛寫的書信。《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唐·元稹〈魚中素〉詩:「重疊魚中素,幽緘手自開。」
  4. 真情、真誠。宋·蘇軾〈徐州謝上表〉:「惟有樸忠之素,既久而猶堅,遠不忘君,未忍改常度。」通「愫」。
  5. 不包括蔥、蒜、韭的蔬菜食物。如:「禮佛吃素」。
  1. 樸質無華的、清淡的。如:「樸素」、「素妝」、「素流」。《淮南子·本經》:「其心愉而不偽,其事素而不飾。」漢·高誘·注:「素,樸也。」
  2. 白色的。如:「素絲」、「素車白馬」。《禮記·雜記上》:「素錦以為屋而行。」《文選·左思·雜詩》:「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
  3. 一向的。如:「素志」、「素行」。《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緣紹素意,乃素尚代紹位。」
  1. 空的、平白的。如:「尸位素餐」。
  2. 平日的。如:「平素」、「素不相識」。《三國志·卷一一·魏書·張範傳》:「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
被 bèi/pī《國語辭典》

被 [ bèi ]

  1. 被子。睡眠时盖在身上的东西。《楚辞·宋玉·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2.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被瞻、吴国有被离。
  1. 覆盖。《楚辞·宋玉·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2. 蒙受、遭遇。《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战国策·齐策四》:「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3. 及,达到。《书经·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4. 配上。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
  1. 因为《水浒传·第五回》:「被此间有座山,唤做桃花山,近来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
  1. 表被动性,用在动词前构成被动词组。如:「被选」、「被害」。《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被 [ pī ]

  1. 分散。《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通「披」。
  2. 加衣于身而不束带。《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通「披」。
带 ( 帶 ) dài
带 [ dài ]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3. 车轮胎:车~。外~。
  4. 区域:地~。温~。
  5. 佩戴,披挂:~孝。~剑。
  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
  8. 含有,呈现:~电。~伤。
  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
  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香铺(香舖)xiāng pù
卖香烛的店铺。《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今日上山,听説 南天门 里有个 天街 ,两边都是香舖,总可以住人的。”  ——《漢語大詞典》
情 qíng《國語辭典》

情 [ qíng ]

  1. 心理上发于自然的意念,或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发的心理状态。如:「感情」、「温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 两性间的爱。如:「爱情」、「痴情」、「谈情说爱」。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 友谊、情分。如:「交情」、「人情世故」。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面子。如:「情面」、「求情」、「说情」。
  5. 实际的状况、内容。如:「实情」、「病情」、「行情」。
  1. 有关男女恋情的。如:「情夫」、「情妇」、「情痴」。
  1. 分明、明明。《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
荏苒 rěn rǎn
(1).(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 汉 丁廙 妻《寡妇赋》:“时荏苒而不留,将迁灵以大行。” 晋 陶潜 《杂诗》之五:“荏苒岁月頽,此心稍已去。”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红楼梦》第三八回:“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六:“荏苒之间快要过新年了。”
(2).蹉跎,拖延时间。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隋文帝 尝索 梁 陈 事跡, 察 具以所成每篇续奏,而依违荏苒,竟不絶笔。”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贪冒官荣,荏苒岁月。”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今春拟归省,但荏苒遂又作罢了。”
(3).辗转迁徙。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明 何景明 《别王秉衡御史》诗:“荏苒风尘千里别,江海六年思旌旗。” 清 周亮工 《送郭去问入燕》诗:“反惊君是北行人,荏苒烽烟六载身。”
(4).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宋 张炎 《解连环·孤雁》词:“谁念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蓬蝉鬢,蹙蛾眉,愁荏苒,泪淋漓。”
(5).柔弱。 晋 傅咸 《羽扇赋》:“体荏苒以轻弱,侔縞素於 齐 鲁 。”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良辰晓雾浓,美景韶光丽,草茵轻荏苒,则他这桃李任芳菲。”参见“ 荏染 ”。  ——《漢語大詞典》
金屋 jīn wū
华美之屋。 南朝 梁 柳恽 《长门怨》诗:“无復金屋念,岂照长门心。” 唐 于鹄 《送宫人入道归山》诗:“自伤白髮辞金屋,许著黄裳向玉峯。” 清 龚自珍 《湘月》词:“一枝赠我,安排自有金屋。” 鲁迅 《惜花》诗之二:“剧怜常逐柳绵飘,金屋何时贮 阿娇 ?”参见“ 金屋贮娇 ”。  ——《漢語大詞典》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笙竽 shēng yú
笙和竽。因形制相类,故常联用。竽亦笙属乐器,有三十六簧。《礼记·檀弓上》:“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 晋 左思 《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秋》:“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门成 鲁 卫 ,祭抱笙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