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头光垂北风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晁公溯宋代〕《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

旄头光垂北风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华清晓巡朔方,咸阳宫殿生荆杞。
胡儿解鞍留汉土,凝碧池头日歌舞。
一朝忽弃洪河南,来归舆图丞相府。
当初乱离谁料此,南北中分指淮水。
天暌地隔十五年,不知中原复何似。
至今兵罢关泥开,始有北客中原来。
历言王侯故第宅,瓦砾半在高台摧。
最怜长杨与宣曲,树木荒凉迷御宿。
上林苑废花自开,辇路春回草还绿。
宫中千门万户空,兽扉凝尘生网虫。
遗民相对向天泣,耳冷不闻长乐钟。
外城白尽无人行,当道往往狐狸鸣。
天阴日暮闻鬼哭,万家经乱今一存。
呜呼上帝白玉京,繁华扫地令人惊。
此生复识太平象,不及百年终未能。
世人宁有金石坚,定恐不见全盛年。
出门恍惚忘南北,故国何在山连天。
岂意扬雄一区宅,城破萧条尚如昔。
闭门风雨长蓬蒿,榱桷多年亦倾侧。
户牖尚带沙场尘,小儿犹学胡笳声。
四邻半已易新主,存者无复当时人。
城北凄凉九原路,往往停车不忍去。
幸无樵牧犯松柏,那有鲜卑护置墓。
春风冢木生苍烟,北望拜泣还欣然。
向来艰难谁得免,独我获此真天怜。
君不见开成相国玉杯第,甘露变兴巢亦毁。
又不见骊山筑坟葬祖龙,牧儿盗入焚其中。
儒生虑远无后忧,生居敝庐死山丘。
五世相传盖有道,中无所欲人何求。
迩来天涯倦为客,角巾行卜东归日。
里中耆旧今已无,忍听邻人更吹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旄头北风胡沙漫漫天地

旄头(旄頭)máo tóu
(1).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旦 遂招来郡国姦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閲其车骑材官卒,建旌旗鼓车,旄头先敺。” 颜师古 注:“敺与‘驱’同……凡此旄头先驱,皆天子之制。”《后汉书·儒林传上·杨政》:“武骑虎賁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 政 ,伤胷, 政 犹不退。” 唐 王维 《为羽林将军祭武大将军文》:“羽林孤儿,旄头突骑,罔不毕劝,为之元帅。”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朝承 五代 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仅同藩镇,而尽去戈戟旌旗之制,非所谓旄头清道后行之谨也。”
(2).即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汉书·天文志》:“昴曰旄头,胡星也,为白衣会。” 唐 武元衡 《送徐员外还京》诗:“旄头星未落,分手轆轤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月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头帐点兵。”参见“ 昴宿 ”。  ——《漢語大詞典》
光 guāng《國語辭典》

光 [ guāng ]

  1. 能由视觉器官接收,使人察觉物体存在的电磁辐射。如:「日光」、「灯光」。
  2. 荣耀、名誉。如:「为国争光」。《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3. 景色。如:「风光」、「观光」、「春光明媚」。
  4. 时间。如:「光阴」、「时光」。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5. 恩惠、好处。常用在客套话。如:「沾光」、「叨光」。《红楼梦·第二二回》:「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
  6. 姓。如晋代有光逸。
  1. 彰显、发扬。《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 裸露。如:「光著脚丫子」、「光著身子」。
  1. 明亮。如:「光天化日」。《文选·扬雄·羽猎赋》:「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2. 平滑。如:「光滑」。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1. 完、尽。如:「吃光」、「用光」、「花光」。
  2. 仅、只。如:「光说不做」。《红楼梦·第一○一回》:「也不光为我,就是太太听见 也喜欢。」
  3. 对人说的客套话。如:「欢迎光临」。
垂 chuí《國語辭典》

垂 [ chuí ]

  1. 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泪」、「垂涎」、「垂缨」。
  2. 留传后世。如:「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1. 及、将要。如:「垂危」、「功败垂成」。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垂死病中惊坐起。」
  2. 晚辈受长辈关爱的敬语。如:「垂爱」、「垂询」、「垂念」。
  1. 边疆。《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史记·卷五·秦本 纪》:「在西戎,保西垂。」通「陲」。
  2. 旁边。《文选·王粲·咏史诗》:「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北风(北風)běi fēng
(1).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城北》:“是时八月,天气已冷,北风驱雁,飞雪千里。”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胡也频 《北风里》:“响在四周的,是北风的哮叫。”
(2).犹言北方的曲调。《左传·襄公十九年》:“ 晋 人闻有 楚 师, 师 旷 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楚 必无功。’” 杨伯峻 注:“风指曲调,《诗》有国风,即各国之乐曲。北风、南风,犹今云北曲、南曲。”  ——《漢語大詞典》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1.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3.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4.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5.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6.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7.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8.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9.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10.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1.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2. 量词:➊ ​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1.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2.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胡沙 hú shā
(1).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唐 鲍君徽 《关山月》诗:“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宋 苏轼 《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诗:“忽见 伯时 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明 莫止 《送李中丞赴镇》诗:“低飞鸿雁胡沙静,远遁鲸鯢瀚海清。”亦指胡人居住的地区。 宋 姜夔 《疏影》词:“ 昭君 不惯胡沙远,但暗忆, 江 南 江 北。”《宣和遗事》后集:“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遶胡沙。”
(2).喻入侵中原的胡兵的势焰。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二:“但用 东山 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宋 陆游 《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诗:“旰食烦明主,胡沙暗旧京。”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召对 越王 宫,胡沙四面起。”
(3).鲨鱼的一种。《尔雅翼·释鱼三》:“今摠谓之沙鱼,大而长喙如锯者名胡沙,性良而肉美。”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鲛鱼》
(4).复姓。 金 有 胡沙补 。见《金史》本传。  ——《漢語大詞典》
漫漫 màn màn
(1).广远无际貌。《管子·四时》:“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 尹知章 注:“漫漫,旷远貌。”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宋 范成大 《题山水横看》诗之一:“烟山漠漠水漫漫,老柳知秋渡口寒。”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六场:“长路漫漫北风紧,带锁配枷实难行。”
(2).长貌;久貌。《后汉书·蔡邕传》“ 宁子 有清商之歌, 百里 有豢牛之事” 李贤 注引《三齐记》载 宁戚 歌曰:“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晋 潘岳 《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孤寂的空房中,她想起日后这漫漫的岁月,有时痛不欲生,几要自杀。”
(3).平缓貌。《广雅·释训》:“漫漫,平也。” 南朝 梁 沈约 《早发定山》诗:“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宋 王安石 《寄韩持国》诗:“渌遶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
(4).遍布貌。《太平御览》卷八引《尚书大传》:“ 舜 歌曰:‘卿云烂兮,糺漫漫。’”今本《尚书大传》作“縵縵”。 唐 戴叔伦 《苏溪亭》诗:“ 苏溪亭 上草漫漫,谁依东风十二阑。”《白雪遗音·八角鼓·春云淡淡》:“春云淡淡,春雾漫漫。”
(5).众多貌。 战国 楚 宋玉 《钓赋》:“漫漫羣生,孰非吾有。”
(6).放任,放纵。《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归以吾言谓而王,王前事漫漫,今当自谨,独不闻 燕 齐 事乎?言吾为而王泣也。”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7).昏愦糊涂。《太平御览》卷二二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里语曰:‘县官漫漫,寃死者半。’” 南朝 梁 江淹 《泣赋》:“心蒙蒙兮恍惚,魄漫漫兮西东。” 清 刘大櫆 《〈张弘勋诗集〉序》:“其与友相接,漫漫昏昏,无可相切磋之具。”
(8).浩荡貌。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有酒有酒兮告临江,风漫漫兮波长。”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诗:“东风漫漫吹桃李,尽日独行春色里。” 清 龚自珍 《京师春尽夕大雨书怀晓起柬比邻李太守吴舍人》诗:“春风漫漫春浩浩,生人死人满春抱。”
(9).容光焕发的样子。
(10).慢慢。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太僕停嗔息怒,听老汉漫漫的説与你听。” 清 袁于令 《双莺》第五折:“我们且漫漫的傍了垂杨,一路访去。” 清 蒋士铨 《桂林霜·投辕》:“求爷通报过了,小人漫漫的再禀。” 张天翼 《儿女们》:“耳朵里听着他们哇啦哇啦吵着的声音漫漫的远下去远下去。”  ——《漢語大詞典》
暗 àn《國語辭典》

暗 [ àn ]

  1. 不明亮的、光线不足的、黑夜的。如:「暗房」、「阴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宋·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词:「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2. 幽深、阴翳。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昏昧、不明事理。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暗」。
  4. 不让人知道的、不公开的。如:「暗号」、「明人不做暗事。」
  5. 无光泽的。宋·苏轼〈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词:「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1. 默不作声的、隐密的。如:「暗杀」、「暗示」、「暗渡陈仓」。唐·韩偓〈无题〉诗:「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三出》:「宠固君心,暗中包藏计狡。」
  1. 不光明。如:「弃暗投明」。
  2. 姓。如元代有暗伯。
  1. 光线变得不明亮。如:「天色已渐渐暗了。」
天地 tiān dì
(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
(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 注:“天地,犹天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楚老》:“ 陈胜 城中鼓三下, 秦 家天地如崩瓦。”
(3).指天地神灵。《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一年打个醮,答报答报天地就是了。”《红楼梦》第六九回:“﹝ 凤姐 ﹞於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诚祷告。”
(4).犹境界,境地。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清 魏源 《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出峡,旷然禾畴,与峡中各一天地。”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刘四爷 更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天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