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人海西至,五岳遍登眺。
陈宝琛〔清代〕《志道乐净山房落成赋赠》
爱山避有名,卜筑拣尘表。一邱孕水石,世眼习不瞭。
畸人海西至,五岳遍登眺。眷兹太行陉,专壑心愿了。
初来但张幕,听泉坐昏晓。徐规居高明,岩嶂左右缭。
屋成召我落,岚翠泛杯醥。俯视林薄中,错置数亭小。
下坡径蓦涧,迅疾比过鸟。当水石倍莹,触石水随绕。
湍激度以彴,洼盈闸为沼。枕漱随所便,樵牧戒勿扰。
去秋留宿处,帐庐月正皎。弹指感凉炎,栖心羡深渺。
披吟道书足,还往俗客少。稍慊乏乔木,尚烦补丛筱。
留题抵作记,真隐匪外矫。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畸人 jī rén
指有独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庄子·大宗师》:“ 子贡 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成玄英 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不耦於俗。” 宋 陆游 《幽事》诗之二:“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静分书句读,戏习酒章程。” 清 孙枝蔚 《饮酒和陶韵》之十九:“幽谷有畸人,忍饥不肯仕。隣国闻其名,岂曰少知己。” 郭希仁 《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察形势,访奇杰, 燕 赵 畸人侠客,翕然与游。”
神奇的人;仙人。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刼,窅然空纵。” 郭绍虞 集解:“畸,奇异也……真,《説文》云:‘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变形言鍊形而为气。此言畸人乘真,谓畸人乘其真气而上昇也。” 清 李渔 《巧团圆·原梦》:“身轻似翔,尘飞不颺,畸人惯走屏风上。”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又或易调改絃,别敍畸人异行,出於幻域,顿入人间。” ——《漢語大詞典》
神奇的人;仙人。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刼,窅然空纵。” 郭绍虞 集解:“畸,奇异也……真,《説文》云:‘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变形言鍊形而为气。此言畸人乘真,谓畸人乘其真气而上昇也。” 清 李渔 《巧团圆·原梦》:“身轻似翔,尘飞不颺,畸人惯走屏风上。”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又或易调改絃,别敍畸人异行,出於幻域,顿入人间。” ——《漢語大詞典》
海西 hǎi xī
(1).古 大秦国 ,即 罗马帝国 。《史记·大宛列传》“北有 奄蔡 黎轩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 大秦 在 安息 、 条支 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 海西 。从 安息 界乘船直载 海西 ,遇风利时三月到,风迟或一、二岁。’”《后汉书·南蛮传》:“ 永寧 元年, 掸 国王 雍由调 復遣使者诣闕朝贺……自言我 海西 人。 海西 即 大秦 也。”
(2).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 唐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清 魏源 《江南吟》之八:“阿芙蓉,阿芙蓉,产海西,来海东。”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海西之乐,近又东来。” ——《漢語大詞典》
(2).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 唐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清 魏源 《江南吟》之八:“阿芙蓉,阿芙蓉,产海西,来海东。”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海西之乐,近又东来。” ——《漢語大詞典》
至 zhì《國語辭典》
至 [ zhì ]
动- 到达、来到。《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大、完善。《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 极、甚。《吕氏春秋·杂俗览·为欲》:「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文选·李密·陈情表》:「今臣亡王国贱俘,至微至陋。」
- 表示转折的语气。《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 二十四节气之一。如:「冬至」、「夏至」。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五岳(五嶽)wǔ yuè
亦作“ 五岳 ”。
(1).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古书中记述略有不同。(1)指东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 华山 、北岳 恒山 、中岳 嵩山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郑玄 注:“五岳,东曰 岱宗 、南曰 衡山 、西曰 华山 、北曰 恒山 、中曰 嵩高山 。”《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说同。《初学记》卷五引《纂要》:“ 嵩 、 泰 、 衡 、 华 、 恒 ,谓之五岳。”今所言五岳,即指此五山。(2)指东岳 泰山 、南岳 霍山 、西岳 华山 、北岳 恒山 、中岳 嵩山 。《尔雅·释山》:“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翟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嵩高 为中岳。” 郭璞 注:“﹝ 霍山 ﹞即 天柱山 。”按, 天柱山 在今 安徽 霍山县 西北。《史记·封禅书》载 汉武帝 “登礼 灊 之 天柱山 ,号曰‘南岳’”。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五岳》则谓“南方 衡山 ,一名 霍山 ”。(3)指 泰山 、 衡山 、 华山 、 岳山 、 恒山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 郑玄 注:“五岳, 岱 在 兖州 、 衡 在 荆州 、 华 在 豫州 、 岳 在 雍州 、 恒 在 并州 。”《尔雅·释山》:“ 河 南, 华 ; 河 西, 岳 ; 河 东, 岱 ; 河 北, 恒 ; 江 南, 衡 。” 郭璞 注:“ 岳 , 吴岳 。”
(2).谓人的五官,指脸上的器官。《明史·方伎传·袁珙》:“尝相 陶凯 曰:‘君五岳朝揖而气色未开,五星分明而光泽未见,宜藏器待时。’”
(3).道教谓五座仙山。即东岳 广乘山 ,南岳 长离山 ,西岳 丽农山 ,北岳 广野山 ,中岳 崑崙山 。见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引《道经》。
(4). 周昭王 所铸五剑的合称。 南朝 梁 陶宏景 《刀剑录》:“ 周昭王瑕 ……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镇岳上方’,古文篆书,长五尺。” ——《漢語大詞典》
(1).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古书中记述略有不同。(1)指东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 华山 、北岳 恒山 、中岳 嵩山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郑玄 注:“五岳,东曰 岱宗 、南曰 衡山 、西曰 华山 、北曰 恒山 、中曰 嵩高山 。”《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说同。《初学记》卷五引《纂要》:“ 嵩 、 泰 、 衡 、 华 、 恒 ,谓之五岳。”今所言五岳,即指此五山。(2)指东岳 泰山 、南岳 霍山 、西岳 华山 、北岳 恒山 、中岳 嵩山 。《尔雅·释山》:“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翟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嵩高 为中岳。” 郭璞 注:“﹝ 霍山 ﹞即 天柱山 。”按, 天柱山 在今 安徽 霍山县 西北。《史记·封禅书》载 汉武帝 “登礼 灊 之 天柱山 ,号曰‘南岳’”。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五岳》则谓“南方 衡山 ,一名 霍山 ”。(3)指 泰山 、 衡山 、 华山 、 岳山 、 恒山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 郑玄 注:“五岳, 岱 在 兖州 、 衡 在 荆州 、 华 在 豫州 、 岳 在 雍州 、 恒 在 并州 。”《尔雅·释山》:“ 河 南, 华 ; 河 西, 岳 ; 河 东, 岱 ; 河 北, 恒 ; 江 南, 衡 。” 郭璞 注:“ 岳 , 吴岳 。”
(2).谓人的五官,指脸上的器官。《明史·方伎传·袁珙》:“尝相 陶凯 曰:‘君五岳朝揖而气色未开,五星分明而光泽未见,宜藏器待时。’”
(3).道教谓五座仙山。即东岳 广乘山 ,南岳 长离山 ,西岳 丽农山 ,北岳 广野山 ,中岳 崑崙山 。见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引《道经》。
(4). 周昭王 所铸五剑的合称。 南朝 梁 陶宏景 《刀剑录》:“ 周昭王瑕 ……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镇岳上方’,古文篆书,长五尺。” ——《漢語大詞典》
遍 biàn《國語辭典》
遍 [ biàn ]
读音 形- 全部、整个。形容到处都是。如:「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满山遍野」。宋·张俞〈蚕妇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 没有一处遗漏的。如:「遍布」、「遍历」、「红遍东南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布满。如:「朋友遍天下」。
- 量词。计算动作头尾经历的单位。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遍 [ piàn ]
语音- (一)之语音。
登眺 dēng tiào
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